□徐瓊 成都
  秋季開學一周,南昌大學的一項“革新”遭遇重挫,學校辭退保潔員,推行學生“自主保潔”。但顯然,學生一無意願二無準備,不少宿舍垃圾成堆,惡臭撲鼻;一些學生聯名上書校長,反對“改革”。
  名為自主,卻不由自主,校方與學生矛盾爆髮根源在此。事實上,今年3月起,南昌大學就在7個學院推行學生宿舍自主保潔試點,此次“事變”,緣於全校推廣。看起來,試點尚未成功,推廣仍需努力。
  毋庸置疑,“自主保潔”有革新的一面,但改革涉及的當事雙方即學校與學生協商不足,程序不正義飽受質疑;而“自主保潔”的改革動機也未能服眾。校方否認“為了省錢”,聲稱是為了對學生進行崇尚勞動、自我服務的養成教育。這類“全是為你好”的家長意志,在我們的教育領域各處可見,矇矇小孩可以,拿來對付大學生卻難。
  凡涉及權利與義務邊界不明、契約與道德情理不分的話題,總能引發輿論震蕩。針對南昌大學的“革新”,網絡意見分為兩派:一方拿契約說事,《南昌大學學生公寓管理辦法》明文規定,學生宿舍的“物業管理服務工作由(學校)後勤部門負責”。校方在未徵得學生授權的情況下不再提供宿舍公共區域的保潔服務,確有民事違約之嫌。另一方則以德育出發,“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”一言以蔽之,批評大學生嬌驕二氣。
  此事件中別有意味的是,被辭退的保潔員,那沉默的一部分人,會怎麼看這場“非他們不可”的論爭?
  大學生們深感委屈的理由是,我們是來學習的,不是來掏糞的。學生自稱對“自主保潔”並非全面反對,最不能接受的是“掏糞”。那麼誰又該掏糞呢?自然非保潔員莫屬。問題是,保潔是不是就意味著必須掏糞?乾脆點說,大學里為什麼需要“掏糞”?
  廁所在人類文明史的演進上角色非同一般。現代水沖式廁所和抽水馬桶的發明應用,就是人類與自身排泄物奮戰經年的成果。別說他人,連自己的便便,人都會厭而遠之,如廁不沖糞便、乃至堆積到需要疏掏的地步,那就是人神共憤的事了。南昌大學“掏糞”為什麼會成為問題,據報道,主要原因是學生宿舍公廁經常停水或水壓不足,也跟部分學生的不文明習慣有關。
  說到底,公共設施的供應不足,公共設施使用人的公德不足,是大學“保潔”淪為“掏糞”的根源。事實是,人們在家裡從不需要掏糞,垃圾也會自覺裝袋扔進樓下垃圾桶里,但從南昌大學宿舍垃圾成堆的圖片看,大學生們很難將責任完全推到學校那邊。
  其實這類公共區域衛生狀況惡劣的公地悲劇,在當下實不少見,比如一些城市公廁,人群匆匆聚集再散去,很少有人會設身處地想到,留給保潔工人的是怎樣的殘局。保潔工領一份薄薪,卻承受著本可避免的過度勞動。現代中國,要他們再做時傳祥式的勞模,既不人道,更談不上文明。  (原標題:掏糞在南昌大學為何成為問題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chsueszdbkw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